【大资管洞察】信托业务“变轨” 1.6万人“寻锚”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信托业务“变轨” 1.6万人“寻锚”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信托登记业务指南》。《登记指南》核心内容明确指出:对于资产管理信托,信托公司应当落实组合投资要求,不得开展实质为单一融资方提供融资的信托业务。一系列行业新规的出台,正在深刻地重塑信托业的格局与未来。

业内观点:

1、传统业务规模不断下滑,信托人的高报酬时代一去不复返。政信类信托业务的利润越来越薄,靠一两个项目根本养不住团队,还得不停地到处找新项目,才能让团队活下去。

2、信托业务的重塑,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更多地为客户服务,而服务的本质就是细致入微,为客户想到方方面面。我们提供的服务不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而是能够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的高端服务。

3、过去,无论是对房地产项目的尽调还是对城投公司的尽调,管理方式都相对粗放。然而,在新的政策环境下,这种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要求团队成员必须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专业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业界期待非标信托监管细则出台

近期,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对于登记资产管理信托产品要求应进行组合投资,将自9月起执行。非标类资产管理信托受到的影响尤其受业内关注。与此同时,业内对组合投资的一些具体要求仍有疑惑,因此期待监管部门能早日明确具体细则。

业内观点:

1、目前,多家信托公司表示,对于组合投资的要求还在观望中。从影响来看,业内预期,对主动管理的信托业务影响程度可控。一位信托公司业务人士表示,目前自主发行的资产管理信托产品早已进行组合投资。

2、不同融资项目的组合投资,对于信托公司的管理要求更高。以前是单一融资项目对应一个信托计划,现在要组合好几个项目做一个信托产品,难以找到起始和终止时间完全一致、信评一致的项目,要有一个所谓的建仓期,还要逐步管理。

华泰证券:资金活跃度高位延续 外资及险资或为后续主要增量来源

上周市场成交额突破2万亿,A股量价齐升,交易型资金活跃度位于高位但并未出现明显拥挤信号。外资及险资或为后续主要增量来源,2025年第二季度险资入市比例环比提升,人身险中权益资产占比已超2024年第三季度高点但距政策上限仍有距离;此外,外资交易活跃度回升,但配置型外资尚未形成净流入趋势,或是后续行情的主要增量之一。

中金公司:液冷,引领服务器散热新时代

随着AI大模型的更新迭代和应用落地,算力需求不断提升,芯片功耗与算力密度逐步攀升。液冷技术凭借其散热效率高和部署密度大的优势,正加速取代风冷成为主流。预计到2026年,全球AI液冷市场规模将达到86亿美元。液冷技术包括冷板式、浸没式和喷淋式,其中冷板式液冷由于对设备和机房基础设施改动较小且散热效果显著,成为当前最成熟的液冷方案。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市场空间广阔。

国金证券:“十五五“科技主线将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为核心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高基础研发强度,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问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二是保持制造业占比处于合理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方向发展。

来源:经 济 观 察 报、证 券 时 报、财 联 社

评论